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定義“四十不惑”,即一個人在歷經諸多風雨至40歲后,要對是非、善惡、好壞、美丑等價值選擇有清晰的判斷,不再迷茫。
一家企業亦要經歷類似的成長階段。
(美大前身“海寧耀明制版廠”(美大集團供圖))
從浙江海寧一家普通村辦企業,日漸壯大為集實業、投資、服務、貿易等產業于一體的多元化大中型集團,美大集團歷經過多次轉型,數次重塑企業使命與價值。
這當中,有風險,有質疑,有改變,有堅守,而背后恰恰也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企業的一部成長史:從圖溫飽到圖發展,圖效益到圖質量,圖穩定到圖創新。
眼下,“四十不惑”的美大依舊風華正茂,與時代同頻共振。特別是其原子公司浙江美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創新的廚電產品——集成灶為支點,多元化發展,大步行進在打造“整體健康廚房”新標桿的征途上。
順應時代 不斷攫取創新發展“加速度”
美大集團之所以能走過40年,最大的“秘訣”在于“變”,且跟著時代“變”。
1979年8月,改革開放初始,美大集團創始人夏志生帶著第一批美大創業者,進入投資少見效快的熱電鍍行業,創辦了一家鄉鎮集體企業。
彼時,正是鳳凰牌、永久牌等自行車行業的“春天”,市場需求催使熱電鍍成了“最賺錢”行業,夏志生順勢把握商機,迅速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并形成了電鍍廠、熱處理廠、制版廠等。
“電鍍是個加工行業,不需要大量投入。但電鍍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夏志生毅然決定關停了利潤可觀但污染環境的電鍍廠,領航企業轉向投產收錄機、音響等電子產品,企業第一次成功轉型。
無獨有偶,1996年,當美大在電子產品行業卓有建樹時,夏志生又預見到環保節能產業的巨大市場前景,便成立了美大太陽能工業有限公司,開始了可再生能源的新一輪征程。
“搞企業要有敏銳的目光,對整個經濟形勢、國家政策的走向,科技的發展方向要掌握了解,如果脫離了這些,就如水上浮萍,少了根基。”40年來,夏志生一直以之為企業的經營哲學,讓美大不斷順應時代變革,變換跑道,拼出了一張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成績單。
從無到有 成就集成灶行業上市“第一股”
在美大壯大的整個過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涉獵上億家庭的廚電行業。啃下“廚房油煙”這塊“硬骨頭”成了夏志生和美大的新目標。
2001年,美大組建研發團隊,正式成立浙江美大實業有限公司,并自主研發成功中國首臺集吸油煙、灶具、消毒柜等多種功能于一機的下排式集成灶。
2006年,美大趁熱打鐵,投資4.5億元,在江蘇、浙江建立了現代化的廚電生產基地。
“2003年到2007年,是最艱難的‘黑暗期’,美大集成灶的年產量只有幾千臺。”夏志生的兒子,現浙江美大董事長、總經理夏鼎至今記得,最初,消費者對集成灶表現出的陌生感。
不僅如此,美大內部的質疑聲亦跟著四起,“從研發投入、市場培育到后期的效益都是巨大的未知數。”夏鼎總結,這成了美大有史以來最“如履薄冰”的一次轉型。
但最終,市場驗證了美大的判斷,其堅守開拓了一片全新的藍海,到2010年,美大集成灶的產量突破10萬臺。2012年5月25日,浙江美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中國集成灶行業的第一股。
守正創新 樹立“整體健康廚房”新標桿
雖然業界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如果沒有美大,就沒有集成灶。但有了集成灶后,美大要如何突圍?
上市讓美大在各方面做到了“快人一步”。
得益于上市,其從資本市場首次募得資金4.5億元,用于產能擴張、市場拓展和新產品研發等。2015年,美大發行了可交換債,用于補充流動性;2016年,美大開始實施內部股權激勵措施,一批高端人才從四面八方集聚而來。
2017年,夏志生的兒子夏鼎開始接掌美大“帥印”。
夏鼎曾先后在烏克蘭、俄羅斯研讀經濟類學科,并在國外工作過幾年。相對父輩,夏鼎更具國際視野,也最適合成為美大新一輪發展的掌舵者。
2018年7月,夏鼎率投資團隊做了一次股權投資,開始搭建美大的互聯網渠道,以擴大美大的品牌競爭力。
在生產方面,“機器換人”“智能倉儲系統”,涵蓋智能化設備和工業物聯網技術的“110萬臺新生產基地”等,足以讓美大占領市場制高點。
如何實現“二次突圍”?夏鼎延續了“老美大”的特質,提出了“做中國‘健康廚房革命’領導者”的口號。
其解釋,美大正在由“單品為王”轉向“多核”發展,從集成灶轉向配套齊全,健康、智能的整體廚房,與此同時,在研發和營銷上加注更多砝碼。
對于未來,夏鼎說:“美大將秉承‘創百億收入、做百年企業’的奮斗愿景,加快企業的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轉型升級,繼續在‘品質智造’‘中國智造’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拓疆前行。”
美大夢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中國夢!
我們的夢想是——
讓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享受環保健康的生活。
當下,環保健康是人類的挑戰。
創造低碳環保健康的人類居住環境,
美大不說誰說,美大不做誰做!
我們將為此不懈努力!
圖文來源:網絡,廚電行業資訊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