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或電腦,登陸各個家電購物網站,面對花樣繁多、樣式美觀的各式家電產品圖片宣傳,再加上商家推出各種眼花繚亂的活動促銷,讓我們感覺比在實體店購買便宜很多,讓人格外心動!
很多人認為這么好、這么優惠的家電不買白不買,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編者編帶大家了解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網購家電背后的“秘密”。
1
無中生有,夸大虛假宣傳
很多網銷商家在售賣家電產品時都會有“夸大虛假宣傳”,正所謂“做三分說七分”充分體現在這里,通過“獨家”、“領先”技術等作為包裝手段,向消費者宣傳無中生有的產品功能,把產品夸的天上有地上無,盡情鼓動消費者購買。
2
以舊充新,翻新機橫行
日前,長春消費者楊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臺液晶電視。但沒過幾天,這臺新電視機卻突然出現了黑屏故障,他反復撥打商家、網站的售后電話,最終網站才勉強答應對電視機進行維修。當維修人員上門檢查才得知,這臺電視竟是翻新機,外殼雖然嶄新,但里面部分“原件”卻是舊貨,是后來配上去的。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一些不法商家通過收購舊電視,將舊電視上零部件拆下來,購買一些新的電視外殼,經過組裝,一臺新電視就出廠了,除了電視、冰箱外,他們翻新最多的是手機,而這些產品最大的銷售渠道就是網絡。
3
網絡專供,卻是偷工減料
家電產品成本較高,但為滿足網購消費者的低價訴求、保持與線下商場產品的差異化,網店會提供一些廠家網購專供、特供產品型號。所謂專供、特供,很多時候實則是偷工減料、降低品質、縮減成本,以維持所謂的低價。
一位從事某品牌家電銷售的資深人士透露,同一個廠家生產的平板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產品,供應給實體賣場和電商渠道的貨并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款式的產品,‘電商版’在外觀設計、液晶屏類型、底座選材、能效等級、具體型號的尾數上也都會有不小差距。
廠家為愛打價格戰的電商渠道單獨定制“專供機型”在行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他們訂貨時往往直接給我們限定價格,直接就說你給我造出多少錢一臺的電視或者冰箱。”
4
假冒偽劣,質量難以保障
一些網店為突出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銷售一些“三無產品”、假貨、水貨、山寨機、甚至是返修機的家電產品,沒有國家3C認證等各類規范認證,以所謂超低特價吸引人氣,但實際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中國制造業中出品了不少“假貨”,但為何大多“假貨”是從線上電商渠道流出的呢?實體店中購買家電產品的消費者很少有投訴質量問題,而從網上渠道購買的產品,比如熱水器、油煙機、冰箱、筆記本、手機等,許多消費者投訴的最多就是質量問題,這是因為相對實體店,網上售假的違法成本低、手段隱秘、消費者維權難所導致的。
5
先漲后降,價格優惠有點虛
有很多網上銷售的電器產品,賣家事先標出較高的價格,再給出很吸引眼球的打折消息或優惠政策,形成了差距明顯的原價和現價,也使得消費者形成了心理價格上的落差。
號稱促銷,但限時限量,特價數量極少,很快售罄,消費者根本無法購得;無貨虛標低價,只看不能買;虛標商品原價再打折;拿出不具可比性的邊緣品牌、“專供機型”,自稱低價,無從比對;號稱活動打折,實則先漲價后打折;產品優惠,購買后售后安裝額外高收費;總而言之,電商價格優惠有時候有點虛。
6
購買便宜,安裝高價收費等著你
一些家用電器需要安裝,大多廠家都會派人上門免費安裝,但有些安裝項目,廠家會額外收取一些費用,最常見的收費項目是安裝空調支架和在墻上打孔。電商沒有自己的售后安裝人員,賣完以后依然是線下賣場的服務人員上門服務。
本來消費者以為自己網購的電器比賣場便宜了一二百塊,沒想到到了售后安裝的時候卻受到區別待遇。正常在實體賣場購買一臺電器的安裝費用在150元左右,在網上買的卻被收取高價安裝費,結果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已經超過了網購省下來的錢。
7
相互推諉,售后服務投訴無門
家電類商品中有很多購買后需要安裝、調試,但很多網商因為沒有自己的售后服務力量而只管賣、不管安裝、售后服務。或者在消費者遇到產品安裝、維修、保養時甩給廠家了事,互相推諉,投訴無門。
近些年,網購家電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為什么會有這么高的投訴率?
其實我們可以捫心自問,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感悟:當你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當你盯著電腦或者手機屏幕,因為一款產品超低價而神經質般的點擊搶購時,是否忘記了更重要的東西,產品的性價比,購物的永恒定律:一分錢一分貨。
很多人忘記了購物永恒定律,一味追求網上的所謂“物美價廉”,殊不知,網上有時候的確“價廉”,但由于沒有親自體驗,并不知道是否“物美”,就沖動性下單購買了,收到貨后發現“價廉物差”,性價比很低,那時后悔晚矣。
所以,買家電應首選實體家電賣場,畢竟我們花錢買的是產品與服務,不是為了一點點便宜而買受罪。
誰是幕后黑手?
無論是某寶,某東,還是天某貓、1某號店,當前眾多網購家電存在大量“假冒偽劣”和“偷工減料”產品這一事實,造成這一現狀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誰?
是因為消費者圖便宜“知假買假”,助長了電商平臺銷售家電假貨的動力?還是說眾多的電商網購平臺為了突出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而故意縱容或者對這一情況,甚至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在眾多的家電經銷商看來,消費者愛占小便宜,“知假買假”只是少數情況。還是有不少消費者根本都無法判斷電商平臺銷售的家電是不是假貨,只是簡單地認為,網購家電產品就應該很便宜。實際上卻是“上當受騙”。
其實在網購家電假貨太多的最大幕手黑手,還是電商平臺迫于經營和競爭優勢的需求,而采取的一種營銷手段。近年來電商網購平臺快速崛起和發展的背后,正是對于所銷售家電產品的“低價”、“便宜”為誘耳,讓消費者誤以為網購家電就是便宜,卻沒有說明:大量的便宜網購家電背后,不僅存在著偷工減料的產品,還存在一些完全假冒的產品。
對于家電這種成熟型耐用消費品來說,不管銷售渠道怎么減少,產品的經營成本已經相對固定,同樣的一款電視不可能出現線上比線下價格便宜一千多甚至二三千的情況。如果存在這么大的價格差,對于消費者來說就要警惕這其中是不是已經“偷工減料”,甚至存在“假貨了”。
網購家電,與實體店家電相差個二三百,甚至三五百,還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如果價格差突破一千元,甚至二三千元之后,這背后一定存在“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