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期間,媒體人張女士突然想起來,去年在某寶上買的假貨家電還沒退掉,都是又鬧心起來!
原來,在去年8月,張女士正準備新家裝修,在某寶某店鋪買了一款西門子嵌入式家用多功能蒸烤一體機。12月,西門子公司技術人員上門點檢排查,經過再三確認,此產品是個贗品,并且開示了鑒定證明。
張女士立刻與淘寶商家進行商榷,結果商家不僅不回復,還與整家店一起消失了。
買到假貨之后,維權好心累
“我知道自己買的是假貨之后,根本不敢用。”張女士形容自己是吃了個啞巴虧。
《浙商》記者在淘寶上打開了張女士所提到的淘寶店,店鋪已經重新上線,名字叫“德國進口家電品牌店”,信用等級四顆心,頭像用的是天貓的紅色logo圖,里面售賣的商品只有一件,就是張女士所買的蒸烤一體機。
據張女士回憶,之前這家店售賣商品有好幾件,加上用了天貓的頭像,“看起來沒什么問題”。
這家店的店鋪信息顯示,開店時間為2018年8月24日,發貨信息是浙江湖州。張女士說,購買商品之前,她仔細看了店家對產品的詳細描述,再三確認過產品真偽,收到商品時,包裝以及說明書等也都齊全。整個購物體驗還是挺讓人滿意的。
到了12月,張女士約好了西門子公司技術人員上門檢查安裝,卻被告知自己買的這款商品是假貨,她趕緊與商家進行了溝通,并表示“西門子公司的維修人員說沒見過這個款,也查不出這個機器的型號”。商家此時的解釋就是套路式三步走:不可能,實體店都有,產品來源絕對正規,質量絕對有保證。對于張女士提出的退貨要求,商家則回復,要先反饋給發貨商。
三個小時后,張女士追問廠家是否有回復,商家卻再也沒有了回應。張女士隨即聯系了西門子總部,希望可以通過提供確鑿證據來找到合理解決途徑,但是,西門子總部客服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假貨不屬于管理范疇。
“之后我只能去找淘寶售后了,連續幾天都是人工智能統一回復,然后我又做了全網舉報,15個工作日之后,淘寶回復找不到該店的信息,這家店不見了,淘寶上的智能客服的投訴信息也沒有了。”
折騰了一圈后,張女士與一大堆消費者一樣,進入了維權無門的死胡同。
電商投訴居高不下
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同時,層出不窮的虛假宣傳、網絡售假、刷單炒信、物流滯緩等電商服務問題屢遭詬病。相較于線下購物,缺少解決問題的有效渠道使線上購物維權更加困難。對于電商領域而言,質量不合格和假冒偽劣是最突出的兩大問題。目前,在各級12315收到的投訴中,網購產品質量問題所占比重最大。
據消協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受訪者認為“假冒商品屢禁不止”是電商領域最突出的問題;其次,近四成的消費者認為,“質量不合格商品較多”和“線上線下商品質量不一致”也是電商平臺購物存在的普遍問題。時至今日,產品質量問題成為消費者對于電商購物關注的焦點。
今年1月24日,中消協發布《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18年消費者投訴出現“一新一難”兩大熱點。“一新”即出現預付式消費與金融消費信貸相捆綁的新營銷模式。“一難”表現在,由于運輸成本高等因素,網購家具等大件商品維權成難點。房屋裝飾裝修服務投訴、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量都居高不下。
根據3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布的數據,2018年近半消費投訴是網購,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網絡購物投訴168.2萬件,同比增長126.2%,投訴問題主要為:虛假廣告、假冒偽劣、質量不合格、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等。
今年是《電子商務法》實施的第一個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業內專家呼吁,在曝光電商侵權的同時,研究如何加強企業監管和行業自律,為消費者建立暢通的網購維權渠道、完善的電商商品監管與售后服務、誠信的電商環境才是電商行業所要思考的問題。
圖文來源:浙商雜志;文| 浙商全媒體資深記者 陳抗,廚電行業資訊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