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10部委于1月29日共同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首次正式發布國家將施行刺激家電消費的具體措施和手段。
★★★★★重點:該實施方案明確了2019 年家電產品刺激消費政策,主要措施系支持綠色、智能家電銷售,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和積極開展消費扶貧帶動貧困地區產品銷售。
該方案明顯涉及廚電部分的文字表述有:
1、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可對消費者交售舊家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計算機)并購買新家電產品給予適當補貼,推動高質量新產品銷售;
2、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質量認證保障安全底線,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環保的產品實行強制性認證,將防爆電器、家用燃氣具、500 升以上大冰箱等 3 類產品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范圍,推進落實強制性產品認證改革方案,促進認證制度簡捷便利。鼓勵企業開展自愿認證,健全認證采信機制。
也就是說,本次更新換代涉及的家電包括有抽油煙機、熱水器、灶具等廚電產品,將推動廚電及相關零部件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
本輪政策與上一輪政策刺激三點差異:
1)補貼方式:上一輪家電下鄉、節能惠民和以舊換新主要是財政部牽頭、明確資金補貼來源(中央財政補貼為主,地方財政補貼為輔),這一次政策補貼資金來源未知,從文字表述來看傾向于有條件的地方財政補貼為主;
2)補貼范圍:上一輪政策刺激先從試點城市開始,然后推廣至全國,家電下鄉以城鄉保有量差距較大的冰箱、冰柜、彩電為主,節能惠民側重推廣高效綠色產品(如更高能效的空調),以舊換新主要是存量替換范圍寬泛,此次補貼以綠色智能家電和以舊換新為主,政策導向不再向消費需求透支方向引導;
3)補貼力度:家電下鄉明確補貼售價的13%,節能惠民和以舊換新補貼力度基本不超過售價10%,具體參考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的表述,若政策全國范圍內推廣,2019-2021年預計增加1.5億臺高效節能智能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7000億元,以2017年銷售額8000億元基數來算,平均每年拉動29%的消費需求。
央視網數據顯示:2018年家電消費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位列第五位。總量上看,我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從結構上看,我國綠色、高效、智能產品的市場占比現在還不高。
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表示,要支持綠色智能家電的銷售,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政策措施包括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產業鏈條長、帶動系數大、節能減排協同效應明顯的新型綠色智能化家電產品銷售以及交售舊家電并購買新家電的給予消費者適當補貼。
案例:大年初五,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附近的張女士來到蘇寧易購慈云寺橋店,選購了一款美菱家電產品,在享受了進店優惠后,以2299元的價格成交。由于該產品是一級能效產品,按照北京市節能補貼政策,張女士享受13%的節能補貼,即近300元補貼。
2月1日,北京市率先啟動新一輪為期3年的節能減排促消費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消費者購買使用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等15類節能減排商品給予單件最高可達800元的資金補貼。從北京家電賣場反饋的情況看,節能補貼政策已廣為人知,對于增強消費信心、提振市場銷售的作用日益顯現。
據業界人士分析,相對于以往實施的“家電下鄉”政策側重于家電普及性消費,今年出臺的新政策把握我國家電市場需求趨優趨好的階段性特征,更加注重調結構,順勢而為推動家電消費升級。
特別是隨著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對家電的使用已經不僅滿足于基礎功能,而是要更具品質感和更能滿足美好生活的體驗。可以說,消費升級為我國家電業帶來新機遇。
圖文來源:央廣網、新浪財經等,廚電行業資訊整理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