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陳女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網購達人,大到家用電器、小到米面油鹽,她基本上都在網購平臺上搞定。當然,在購物過程中,她也常買到“電商專供款”。
“印象最深的是在某貓商城購買了一款衛生紙,價格比超市便宜近一半,一高興買了兩大箱。但收到貨后發現,質量比超市里賣的縮水不少。”陳女士說,這款“電商專供”的衛生紙,每包價格才19.8元,但超市里賣的每包要30多元。買回來之后她發現,手感明顯要輕很多,也薄很多,后來她專門又去超市買單卷的比對,“電商專供”在不顯眼的位置上對克數有標注,比超市貨要輕很多。
而市民郭女士也經常在網上買高檔內衣和服裝,她也表示,線上渠道買到的產品,質量比實體店的專柜要差一些。“不是假貨,但明顯拿到手上就能感覺到差別”。郭女士介紹,有一些服裝線上線下的差別在新舊款,還有一些質量就明顯不一樣。
有一次她在某電商網站購買了某品牌的羊絨保暖衣,促銷價格僅為實體店的三折,結果買到手之后發現,實體店內的含絨量顯示是70%,這款促銷產品只有30%含絨量。當她與店主交涉時,客服人員明確表示,“這是網絡專供款,所以才會打三折?!?/strong>
調查:差別供貨已成公開秘密
從某電商平臺上可以發現,標注“電商專供”的商品還真不少,小到日化用品、服裝鞋帽,大到彩電空調等家用電器。北京某服裝企業業務經理程先生向記者介紹,“企業會根據市場分線上線下兩條渠道銷售,比如今年新上市的同款女士大衣,實體店含羊毛70%,電商款可能含羊毛30%-50%。再減去實體店的租金和人工成本,電商自然就便宜,當然不能說這衣服就是假貨?!?/span>
記者了解到在電商平臺上,尤其是大型家電,“差別供貨”早已不是秘密。針對一款“電商專供”的品牌空調,記者咨詢客服人員了解到,這款冷暖空調就是商家特殊定制的,是該平臺“專門代理”商品,在其他平臺并沒有售賣,但這款空調的質量和售后與實體店商品一樣,并沒有任何區別。
對此,某知名品牌空調供應商介紹,電商促銷大都以“打價格戰”為主,廠家對不同的電商渠道單獨定制“專供機型”在行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網上賣的型號線下都沒有,就是要區別線上和線下。另外,京東也要最低價,蘇寧也要最低價,那就做兩款不同型號的商品,價格就沒法進行對比了”。而且,廠家也有明確規定,專供款不允許在正價的實體店銷售。
這位供應商表示,線上專供版本與線下銷售的版本雖然功能與質量上差別不大,但是在成本和用料上也不完全相同。“價格相差幾百元,肯定里面有一些東西的材質會有一點差距,但差距并不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商平臺高管介紹,一些網購商品會直接標明是專供款,但也有一部分則是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銷售。尤其是電器,線上專供產品和線下產品外觀幾乎完全相似,為了避免混淆,一般都是通過型號來區分。
對此,北京某事務所主任林律師表示,“電商專供”商品是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做出的改動,所以存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且問題比較突出。
一來電商慣用的手法就是“打價格戰”,因此“電商專供”商品大都是限價生產。廠家為保證利潤,就會在商品的材質上壓縮成本,導致“電商專供”商品質量與實體店同類產品相差較遠。
二來由于“電商專供”商品的成本低于實體店商品,部分不法商家為提高自身利潤,將“電商專供”商品當成實體店商品對外銷售。
此外,由于“電商專供”商品與線下商品的細微差別需要較長的使用時間才能被察覺,雖然新《消法》明確了消費者網購時的“后悔權”,但往往消費者發現差別后已經過了7天內無理由退換貨的期限,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更多關于網購內幕,請持續關注“廚電行業資訊”下一期網購專題報道:【揭秘網購低價家電背后的七大貓膩,拒絕上當受騙!】
圖文來源:網絡,廚電行業資訊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一非